摘要:介绍了北京市餐厨垃圾现状,分析了北京市餐厨垃圾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阐述餐厨垃圾主要资源化的处理技术及发展前景,旨在为北京市餐厨垃圾管理及资源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餐厨垃圾;资源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X79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8206(2010)01-0024-03
餐厨垃圾是城市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居民区、餐饮服务行业及各种企事业单位食堂是产生餐厨垃圾的主要场所。一般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食物残余称为厨余,成分主要为菜叶、果皮,其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而在饮食消费后的食物残余称为“泔脚”,以淀粉、蛋白质、脂肪为主,同时还表现出含盐量、游离态脂肪含量高的特点,含水率高,易为微生物利用降解[1]。
由于餐厨垃圾产生量大,细菌、酵母菌等活菌含量非常高[2],极易变质腐败,孳生和招引蚊、蝇、鼠、蟑螂等害虫,污染环境,必须进行严格有效的正规处理。然而目前餐厨垃圾的处理并未进入规范的处理渠道,一些非正规的餐厨垃圾处理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对人们的生活、健康和环境造成安全隐患。
餐厨垃圾的主要组成有粮食、蔬菜、植物油、动物油、肉骨及少量废餐具、牙签、餐纸等。主要化学成分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类和无机盐等,同时含有少量氮、磷、钾、钙、镁、铁等微量元素。
1北京市餐厨垃圾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京市餐厨垃圾的日产生量约为1200t/d,并呈现快速上升趋势[3]。北京市部分单位餐厨垃圾主要成分检测结果见表1[3]。
表1北京部分单位餐厨垃圾主要成分
从表1可以看出,在星级饭店、高级餐厅、餐馆和食堂产生的餐厨垃圾,含水率、有机物和粗蛋白变化幅度不大。粗脂肪除了烤鸭店偏高之外,其余的饭店也基本稳定。对于沥水油分不同的饭店变化比较大,这主要是由于不同饭店的菜系不同、管理方式不同造成的。
2餐厨垃圾特点
1)高含水率。餐厨垃圾的含水率高(75%左右),其收集、运输和处理都有很大难度。而且由于餐厨垃圾的热值在2100kJ/kg左右,不能满足垃圾焚烧发电的热值要求,如果与其他垃圾一起焚烧会导致燃烧不充分而产生二恶英等物质;而填埋则会产生大量沼气及渗沥液[4],渗沥液可通过地表径流和渗透等作用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2)易腐烂。餐厨垃圾中有机物含量高(占干物质质量的93%左右),主要为淀粉类、食物纤维类、动物脂肪类等。又因其含水率高,易腐败发臭;易孳生病菌,包括大量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肝炎病毒等多种致病微生物[5],造成多种疾病的传播。
3)营养丰富。除了粗蛋白和粗纤维等有机物含量高外,餐厨垃圾还含丰富的氮、磷、钾、钙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具有营养素齐全、再利用价值高等特点。厨余中的糖类含量较高,而泔脚则以蛋白质、淀粉和动物脂肪类等为主要成分,且含盐、油脂量高(可达泔脚总量的20%~30%,其中相当部分是游离态),见表2。
表2泔脚粗蛋白和粗脂肪消化率测定结果%
3北京市餐厨垃圾处理存在主要问题
1)采取非正规方式处置餐厨垃圾,隐藏严重的卫生安全问题。餐厨垃圾富含的有机物在温度较高时很快会腐烂变质,产生大肠杆菌等病原微生物,直接喂猪会危害人体健康。而废弃食用油脂经过多次反复油炸、烹炒后,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如苯并芘、黄曲霉素等,长期食用会导致人体慢性中毒,容易患上肝癌、胃癌、肠癌等疾病[6]。而且现有的一些处理技术也存在缺陷,如餐厨垃圾饲料化技术中加热烘干的方式很难去除霉杆霉菌等菌种[2]。
2)处理设施能力不足。预计到2010年北京市餐厨垃圾日产生量将达到1450t,而目前日处理能力仅是200t左右,缺口很大。
3)收集运输系统不完善。除正规收集企业外,目前大多数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工具以人力三轮车和小型机动车为主。没有密封,车辆上路行驶时易发生外溅、倾洒,造成沿途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和道路交通。
4)政策机制不健全。缺乏相关政策法规,价格机制、监督执法制度尚未建立,运用市场化、企业化的方式[7]建设餐厨垃圾处理厂面临很多困难,企业参与投资的积极性不高。新出台的由餐厨垃圾的生产者支付清运和处理费用的政策,更是消减了很多单位参与合理处理餐厨垃圾的积极性。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将从卖泔水收费到缴费的转变,直接影响了他们的经济利益。
4资源化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