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简述了睢宁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分析了焚烧或废弃农作物秸秆的原因和存在问题,阐述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途径,提出了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思考;睢宁县
中图分类号:X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55(2012)01-0068-03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宝贵的可再生资源,具有许多重要的利用价值。长期以来由于受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秸秆综合利用程度较低,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被废弃或焚烧。露天焚烧秸秆,不仅污染环境,浪费资源,而且影响公路交通和航运安全,影响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成为政府关心、社会关注、舆论关切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因此,从根本上认识和解决秸秆综合利用,保护环境,减少事故已是刻不容缓。
1睢宁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睢宁县地处江苏省北部,具有优越的资源优势,农副业非常发达,已被国家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和生态农业示范县,是黄淮地区著名的产粮大县,现有耕地面积15万hm2,农作物资源主要以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为主。全县常年种植小麦约7.33万hm2、玉米2.4万hm2、水稻近3.07万hm2,2010年全县粮食产量88万t,农作物秸秆总量约80万t。
目前睢宁县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方式以生活燃料、秸秆过腹还田、直接还田、作为编织材料等为主。据调查,2010年被农村居民用作生活燃料约12万t,占秸秆总量的15%;直接还田约20万t,占25%;青贮等作为饲料过腹还田量约4万t,占5%;秸秆编织及其他利用4万t,占5%;总的利用率约为50%。另外约有40万t农作物秸秆被废弃或在田间直接焚烧掉。
近些年来,睢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了秸秆利用工作的开展,肆意焚烧秸秆现象明显减少,秸秆综合利用率逐年提高。特别是2011年夏季,国家环保部卫星遥感监测公布的通报数据显示,2011年夏收睢宁县未发现一处火点。现在秸秆禁烧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应当看到,大量农作物秸秆被农民堆放于房前屋后、沟渠道路,直接废弃,不仅严重污染农村河流水质,占用土地,防碍公路交通,而且埋下了环境污染、火灾等众多隐患。
2睢宁县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技术滞后
近年来,睢宁县的农业持续保持高产稳产,农作物秸秆总量在增加,但综合利用技术落后,秸秆出现大量过剩。目前秸秆机械化还田是睢宁县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形式,机械化还田受农机、农艺不配套的限制;秸秆气化、秸秆肥料、秸秆饲料、秸秆建材等工业化利用程度低,企业规模小,加工能力弱,加工效益低,消化秸秆的数量有限;随着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液化气、电等能源已逐步替代秸秆成为农民的主要能源,只有极少部分的贫困家庭使用秸秆作燃料。
2.2急功近利
由于多数农民看问题仅从眼前的利益出发,加之收获秸秆和劳动成本不成比例的现实,所以大多数农民选择直接废弃或焚烧秸秆。在收割过程中,由于缺少必要的监管手段,收割机手在利益驱使下,为加快收割速度,造成秸秆留茬过高,直接影响了农作物的播种,农户为抢农时不得不进行焚烧。
2.3劳动力制约
秸秆综合利用时期,正处于农村大忙时节,需要大量劳动力。近年来由于大量劳动力外出,农村剩余农民大多年龄偏大、文化落后,难以胜任繁重的体力劳动,使得秸秆收集困难、还田成本高,为省时省力省钱,一烧了之。通过人工收集,秸秆比较散,难以运输和存放;使用机械打捆收集,成本较高,而秸秆的售价较低,再加上运输等费用,综合效益很低,使得农民不愿意收集秸秆;秸秆经过机械粉碎还田1hm2需750元左右,而且需要6个人同时参与作业,费时费力费钱,这对于一家一户的农民来说是个难题。
2.4缺少整体规划
目前当地政府缺乏统一的规划,行政干预不足,缺少对秸秆综合利用的可持续规划,每次在夏收秋种之季,采取强堵的方式临时禁烧,并没有为大量的农作物秸秆找出一条更好的出路。且缺乏足够的资金扶持,影响了农民购置秸秆综合利用机械的积极性。
3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途径
3.1加大秸秆直接还田力度
秸秆直接还田技术操作十分简便,既解决了大量剩余秸秆的出路,又避免了秸秆焚烧、废弃霉烂造成的大气、河流等环境污染,同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了地力,促进了农业生产,能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循环。对于目前麦稻轮种田可采取秸秆粉碎全量还田等方式,增大秸秆利用率;对于林果立体种植田和宽行间套种植田,可实施秸秆整秆还田方式,既可以利用秸秆,保持水土、改善土壤,又可以提高产品品质,可实现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由中国环卫科技网主办的【2021年度垃圾分类案例汇编】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目前我们已经收到全国各地的案例投稿。经过严格审核...
[详细]
2021-07-14
中国环卫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