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再生混凝土变形性能研究现状
崔正龙[23]等在温度(20±2)℃、相对湿度(60±5)%条件下让全再生混凝土试件自由干燥收缩180d,研究了其抵抗干燥收缩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干燥收缩长度变化率与干燥收缩后的质量减少率均大于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干燥收缩长度变化率及质量减少率随水灰比增大而相应变大;全再生混凝土早期干燥收缩率比普通混凝土大得多,40d的干燥收缩率几乎占整个龄期180d干燥收缩率的90%。A.Domingo-Cabo[24]在水泥用量与水灰比一定的条件下,对比了再生混凝土(再生骨料取代率分别为20%、50%、100%)与普通混凝土徐变与收缩变形发展过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提高,再生混凝土弹性模量逐渐减小;再生骨料取代率分别为20%、50%的再生混凝土,180d收缩率比普通混凝土分别增加4%、12%;180d后,再生骨料取代率为100%的再生混凝土收缩与徐变比普通混凝土分别高70%、51%。
4结论
再生混凝土技术解决了大量混凝土废弃物处理困难和由此引发的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等问题,节省了垃圾清运费用和处理费用;可以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减少对天然砂石的开采,保护了自然资源和人类生存环境。再生混凝土技术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和主流趋势,是解决建筑垃圾问题最有效的途径。随着人类对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方面研究和开发的深入发展,再生混凝土的应用范围将逐渐拓展。作为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环境友好材料,再生混凝土技术必将成为混凝土材料科学的一个发展方向,并推动混凝土生产最终走上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略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