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简述了我国垃圾量变化趋势和特点,以及生活垃圾处理各阶段及其特点;并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发展前景和趋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垃圾处理技术;垃圾填埋;垃圾焚烧;堆肥技术
中图分类号:X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206(2011)03-0032-02
1我国垃圾量变化趋势和特点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清运量约为1.55亿t,平均每年以3%左右的速度递增,且经过简易处理的生活垃圾,自2003年以来连年增长,再加上未清运的生活垃圾,使得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存量仍在快速增加。城镇生活垃圾的历年堆存量已达到60多亿t,占据了大量的土地资源。2006年,我国无害化处理(主要通过填埋、堆肥和焚烧等手段)的城市生活垃圾量为7872.6万t,少于2005年的8051.1万t,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3.05%,高于2005年的51.69%。2010年,中国的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将达到60%以上,预计城市垃圾处理行业规模将达2000亿元左右。2003~2006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处理量、处理能力、简易处理量以及未处理量见表1。
表1 2003~2006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处理量、处理能力、简易处理量以及未处理量
2我国生活垃圾处理各阶段及其特点
我国垃圾处理技术研究起步较晚,起点较低,直到20世纪80年代,许多城市仍以简易堆填处置垃圾,造成了城市周围垃圾成山、蚊蝇孳生、污染环境的状况。我国垃圾处理主要经历“七五”至“十一五”等5个阶段,在这期间通过国家科技攻关、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863”计划)等科研项目的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堆肥、卫生填埋、焚烧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垃圾处理技术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七五”期间: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主要集中在堆肥方面,填埋和焚烧技术主要是借鉴国外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自主研发了一些适合我国垃圾的处理工艺和设备。
“八五”期间:1991年国家建设部、国家科委《关于加强城市垃圾处理科学技术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提出,“我国垃圾处理的技术政策为:近期内应着重发展卫生填埋和高温堆肥处理技术,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焚烧与综合利用技术。医院和其他危害性大的垃圾,应专门收集并采取集中焚烧处理技术。重视开发垃圾综合利用技术,逐步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减容化、资源化的总目标”,明确提出了“三化”的原则。在此期间,我国现代垃圾处理技术得到了稳步的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和学术界主要致力于通过科技攻关,建设示范工程,然后进行全国范围的推广。
“九五”期间:城市生活垃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以及“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系、技术标准和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国家的垃圾处理技术政策、管理体系以及技术标准得到了极大的完善。由于国家投资倾向于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环卫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研制了大批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以及处理关键技术设备。
“十五”期间:国家加大了对生活垃圾处理的投资,环卫行业科技取得显著的发展,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我国逐渐形成了适宜本国垃圾性质的处理技术和运营方式。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首次支持启动了4个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方面的研究项目——“城市生活垃圾生态填埋成套技术与设备”、“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成套技术与设备”、“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及设备”、“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垃圾处理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十一五”期间: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垃圾处理的投资。一批较高标准的卫生填埋场建成并投入运行;人口密度高的许多地区,垃圾焚烧处理得到了较快发展;城市垃圾堆肥处理正在经历停滞甚至萎缩的历程。
3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发展前景和趋势预测
3.1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量技术构成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仍以卫生填埋为主,焚烧处理技术在“十一五”期间得到了较快发展,堆肥处理市场则呈逐渐萎缩的态势。2008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为10216万t,其中卫生填埋8559万t,占83.8%:焚烧处理1522万t,占14.9%;堆肥处理135万t,占1.3%。
3.2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技术发展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