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生产商和移动运营商的自发回收
2002年,诺基亚将“未来在你手中”的活动推广到中国,位于中国100个主要城市的诺基亚服务中心共设置了200多个回收箱,但仅收集到0.5t手机电池和充电设备,因为在中国普遍的做法是消费者更愿意将废旧手机卖到二手市场。随后,摩托罗拉也开始通过代理商在中国回收废旧手机,但他们也意识到与移动运营商合作的重要性,如中国移动在长沙等大城市合作开展了废旧手机折价换新的活动。2005年底,中国移动、摩托罗拉和诺基亚三家企业联合发起“绿箱子环保计划”,在包括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在内的全国40个重点城市中展开废旧手机及配件的回收,约有1000家中国移动自办营业厅和摩托罗拉及诺基亚的各约有150家销售中心、维修服务中心设立了专用于废弃手机及配件回收的“绿箱子”来支持回收计划,目前已经回收废弃手机及配件将近3万件。“绿箱子环保计划”活动的开展拉开了我国建立废弃手机及配件回收体系的序幕。最近,波导、LG移动电话、联想、NEC、松下、夏新等六家手机生产企业也加入该计划,给“绿箱子环保计划”注入了新的力量。“绿箱子环保计划”率先在国内探索废弃电子产品的回收机制,是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一次具体的有益探索,将为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生产者承担责任的方式和相关立法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但目前该计划处于探索阶段,其影响和成效都十分有限,手机回收的方式也过子单一化,而且该计划重点关注手机的回收,还没有涉及到废弃手机的资源化利用。
4废旧手机回收利用的对策
手机回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政府到生产商、从经销商及运营商到消费者的积极参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手机回收利用方面已走在世界的前列,他们己建立起较为成熟的法律体系和回收系统,并获得了相当可观的环境、经济效益。针对我国的迫切形势,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可采取以下有效措施,积极应对电子污染,使电子行业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
4.1政府支持
政府支持包括立法支持、政策倾斜、资金支持等。我国政府己经意识到了电子垃圾的危害,并颁布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管理办法》(2007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但我国还缺乏相应的行业标准和电子信息产品污染的重点防治目标,应尽快制定。延伸生产者责任正在作为一个新的废弃物管理的范例而被广为宣传,该制度要求生产者承担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处置的义务。我国立法部门可以考虑采纳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来管理手机等电子产品,强制手机生产者履行对废旧手机回收和安全处置的义务,明确经销商和移动运营商从消费者手中回收废旧手机的义务,并明确消费者有义务将废旧手机交回销售商作价回收。在废旧手机处置方面,明文禁止对废旧手机的简单填埋和焚烧。政府加大力度取缔非法手机回收,建立规范的二手手机市场,防止超过设计寿命的废旧手机流入农村市场,而导致回收困难,回收成本升高。基于手机回收的环境和社会效益,政府可以考虑对从事废旧手机无害化处置的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提高企业的积极性,促进手机回收技术的发展。
4.2推行试点工作
欧盟、日本等发达地区的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利用都是从建立示范工程开始,通过试点工作积累经验,获得丰富的数据资料,为立法以及今后的推广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我们国家还处于手机规范化回收和利用的探索阶段,相关的法律、技术、市场体系都很不完善,因此,在我国推行废旧手机回收的试点工作,积极发展试点项目是非常必要的,并且试点项目要充分采用适合中国国情的技术和程序,实施回收成本分析,发展相关技术标准。通过试点,摸索经验,积累研究资料,解决建立废旧手机回收利用体系的立法问题和可能面临的各种困难。
4.3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拆解、回收工作专业性很强,须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才能避免二次环境污染。在手机回收利用的过程中,要兼得环境和经济效益,必须走规模化、产业化的道路。坚决取缔沿海地区严重污染环境的手工拆解作坊,建立市场准入机制,保证有实力、有资质的企业进入废旧手机回收市场。鉴于国外已经发展的技术和模式,可考虑引进国外技术或投资,共同致力于国内废旧手机回收。电子产品回收,初期投资大且很难盈利,但测算显示,一个初具规模的回收企业在投入期后的5-6年会实现赢利,从而步入良性循环。目前,日本横滨金属公司从废旧手机中回收金、银、铜、钯等多种贵重金属,获得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可见,废旧手机回收走规模化、产业化之路,是非常有发展前途的。
4.4清洁生产
我国己经颁布《清洁生产促进法》,要求企业从源头控制污染。在手机生产过程中推行清洁生产,限制使用铅、汞、镉、六价铬、聚合溴化联苯(PBB)、PBDE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对于所含有毒有害物质不能完全替代的,其含量不得超过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的有关规定。积极推行“绿色手机”概念,推出以“无污染、低辐射、可回收”为理念的“绿色手机”产品,大力发展CDMA等先进技术,通过对手机的优化设计,提高产品的可回收率。如手机机身使用再生塑料,手机废弃后仍可制作其他产品,或机身由可降解的塑料制成,废弃后即使埋入土壤中,也可自行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据介绍,通过优化设计,NOKIA手机重量的75%-90%的材料都是可回收的,大大地提高了资源的二次利用率。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