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为方案的手绘概念草图,图2是计算机三维效果图,最终制作模型样机如图3,以进行进一步的使用观察实验。模型整体由通用聚苯乙烯制成,此材料轻盈且韧性强度好,以细密的点状颗粒附着于表面,有耐用不易磨损特点,工作时轻便,又易于维护。
目前环卫工人使用的扫把大多数使用的是竹子藤条材料,这种材料重量大易磨损,经常携带加重清洁工人的劳动力度,工作的同时间接造成工作者的劳动损伤。扫把在环卫工人的平常工作中使用率高使用功能强。通过调查了解到扫把的现有缺陷在于体积大不易携带,极易磨损,清洁工人使用不方便。我们从人机和设计的角度考虑。采用灵活的解决办法,将雨伞的连接收缩原理运用在扫把把手上,通过对拉柄的控制(图4、5),两侧的杆子向上提起,带动里面的连接。使用状态时直接放开挂钩,相对应的两边的连接杆放下散开扫把刷头;将提起的把手挂在上部的挂钩为收缩状态,把手杆分为两段亦可收成最短状态便于放置在工具箱内。这样减少了所占空间,便于工人携带。为了降低扫把刷头的磨损度,单独对扫把头部设计采用新思路新方法,改变了以往小扫把一次性的概念,采用两片厚塑料压制,中间附带弹簧小螺钉可以使其紧紧的夹住扫把头不至于其在扫地的过程中掉下来。总体采用了有机三角造型,一边长一边短,可以实现扫角落用短地方,方便打扫,互相切换,使得可以和换笔头一样简单轻便(图6)。这种相互折叠的设计思路与工具箱小巧便携的特点相互呼应,充分合理的利用工具空间,改变环卫工具以往裸露笨重的形象。减轻劳动者的劳动量保障劳动者的劳动安全的同时也维护和提升了城市的环卫形象和城市环境的健康发展。
3.结论
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用工业设计知识对工人的工具及设施进行改良和创新设计,提高工具的人机性,减小工人劳动负荷和损伤,提高劳动工具和设施的安全性可靠性。为环卫工人提供更为安全健康的工作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