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对建筑废弃物处理的现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混凝土废弃物再生和充分利用的可能途径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废弃物;再生利用
1前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建筑业也在不断发展。几乎每天都有旧的建筑物要拆除,每天都有新的建筑要兴建。无论是从废旧建筑物上拆下的废弃混凝土,还是新建筑物兴建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渣,都属于建筑垃圾。这些垃圾影响了城市生活环境,造成了环境污染。如将它们运送到郊外进行掩埋,不仅要花费大量的运费,还会给城市郊区造成二次污染。其次,堆放掩埋这些建筑垃圾又要占用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这不仅影响着生存环境,同时也造成巨大的能源和资源浪费,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有显著的不利影响,甚至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受灾地区建筑物大面积倒塌、损毁,造成的大量建筑废物急待处理,灾后重建也会遇到附近建筑原材料匮乏的困难。因此对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再生利用,就变的越来越重要和迫切了。
2各国对再生混凝土的研究
在现代的建筑物中,几乎很难找到不使用混凝土的。目前,全世界混凝土的年产量约28亿m3,我国的混凝土年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45%,约13~14亿m3。混凝土原材料中其骨料占混凝土总量的75%,由此可推断,其骨料的使用量有多大。总有一天地球上的骨料会消耗殆尽。为了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各国开始了再生混凝土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再生混凝土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共同的研究课题了,有些国家还以立法的形式来保证和促进其研究的进行。随着我国政府对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视,也已经开始鼓励再生混凝土的研究与开发了。
(1)日本,是一个面积小、资源少的岛国,它在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研究方面起步早,做的也比好的。制定了《再生资源法》、《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为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法律和制度的保障。推动建筑副产品的再利用,并相继在各地建立了处理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工厂。日本已经对再生混凝土的吸水性、强度、配合比、干缩性、耐冻性等性质做了系统的研究。目前,日本对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率已达到90%左右。
(2)美国政府制定了《超级基金法》,其中规定:“任何生产有工业废弃物的企业,必须自行妥善处理,不得擅自随意倾倒。”美国不但鼓励再生混凝土的利用,而且还对再生混凝土的性能做了系统性的研究和试验。
(3)欧洲各国,如丹麦、荷兰等一些石料紧缺、依赖进口天然骨料的国家,十分重视建筑废料的再生利用。丹麦的建筑废料回收利用率达67.2%。荷兰建筑废料计划回收率高达90%(约1400万t)。德国目前将再生混凝土主要应用于公路路面。德国制定了“在混凝土中采用再生骨料的应用指南”,要求采用再生骨料的混凝土必须完全符合天然骨料混凝土的国家标准。法国利用碎混凝土块和碎砖生产砖石混凝土砌块。
(4)我国在一定时期内还不会出现混凝土骨料原料的严重缺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混凝土生产需要大量的砂石骨料,而随着对天然砂石的不断开采,为取得这些原材料,需要开山和挖取河床,破坏自然景观,改变河床位置和形状,造成水土流失或河床改道等严重后果,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十分严重。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国务院印发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中国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我国也已经开始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再生混凝土的研究。虽然起步比较晚,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3对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探讨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加快,资源消费量非常之大,混凝土是最大宗的建筑材料,而生产1m3混凝土约需1700~2000kg的砂石。可见,混凝土的生产对砂石资源的需求非常巨大,在我国,砂石资源已面临着枯竭的危险。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同时工程建设中副产物及其旧建筑结构废弃物量随之增加,巨量的废弃混凝土除处理费用惊人外,还需要占用大量的耕地存放,污染环境,浪费耕地,成为城市的一大公害。尽管其中进行了一些再循环,但大部分仅限于作路基材料、建筑物垫层和回填使用。必须进行这方面研究,开发高质量的再生回收设备和技术,形成一个产业,进行综合回收再生循环使用。借鉴国内外的经验技术,谈一下自己的几点见解。
3.1建筑结构废弃物处理
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今后混凝土使用量将急剧增加,废弃混凝土的量会越来越大。过去对建筑结构废弃物进行简单的人工分检的处理方法已经很不适应,需要成立专业的机构和公司,以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建筑结构废弃物进行专业化、机械化的分检处理。建筑结构废弃物中成分比较复杂,首先要对建筑结构废弃物进行分检,按各类物质进行分门别类的处理,然后进行回收利用,再生循环使用。
村民在家将垃圾分为4类后,垃圾被集中送到资源回收点。永康市端岩村书记俞海在资源回收点说,保洁员将可回收垃圾金属、纺织、玻...
[详细]
2021-08-04
中国环卫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