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热解法
美国汽车协会和通用公司共同努力,在1988年和1989年分别由Conrad工业公司和Wind Gap,J. H. Beers公司进行了数十吨SMC废弃物热解试验,证实了热解法的可行性。
热解法是借鉴塑料、橡胶高温分解回收法,将玻璃钢废弃物在无氧情况下,加热分解成为保存能量成份的热解气和热解油,以及以CaCO3、玻纤为主的固体副产物。其热解产物随热解温度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地在400~500℃回收热解油为主,在600~700℃回收热解气为主。玻璃钢废弃物热解产物的组成、性能、用途见表2。
一旦热解过程开始,即温度达到480~980℃,所产生的热解气具有足够的能量供给热解使用,达到自给,多余部分,可存储用作燃料。热解过程和最终产品满足安全性和环保的要求。热解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可处理被油漆、粘接剂和其他材料污染的玻璃钢废弃物,而金属异物在热解后从固体副产物中除去。热解法是最具开发应用前景的回收技术。
表2玻璃钢废弃物热解产物表

玻璃钢废弃物中的玻纤在热解的高温下力学性能下降,进一步研磨后,可与其他固体副产物研磨粉料一起用作填料,替代CaCO3。在通用A级汽车SMC用料中,其替代量高达CaCO3填料的30%(混合物的12%)时,对加工和力学性能无不良影响(见表3)。
表3含有研磨热解产物的SMC性能对比表

3.2粉碎回收法
若玻璃钢废弃物未被污染,粉碎回收法是最好的回收方法,回收的粒料和粉料可象CaCO3那样应用于SMC,BMC,应用情况取决于粒子的尺寸和尺寸范围,如表4。
表4粉碎法回收粒料尺寸及应用范围

玻璃钢废弃物回收粗粉碎粒料用于BMC,用量可达50%;粉料用于SMC,用量可达30%;以SMC废弃物回收粉料为例,全部取代CaCO3和玻纤制得的BMC制品力学性能是标准的BMC的70%,而充模性能提高50%~100%,密度下降15%以上。用于BMC的粗粉碎料中的纤维较标准的BMC中的纤维的增强效果差。
玻璃钢废弃物回收粉料用于BMC、SMC材料性能见表5和表6。由表5和表6可以看出:回收料在BMC和SMC中用量分别达到50%和30%时,对材料的机械性能影响不大,但却使材料比重下降较大,可制得轻质产品。
表5含不同用量玻璃钢废弃物回收粉料的SMC配方及性能对比表

表6含有玻璃钢废弃物粗粉碎回收料的BMC配方及材料性能对比表

4结束语
我国玻璃钢行业经过40年的发展和开发应用,玻璃钢废弃物数量逐年递增,回收问题已直接影响玻璃钢行业的发展,因此,研究热固性玻璃钢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理方法,建立一整套关于玻璃钢废弃物收集、加工、回收销售应用等现代化回收体系,已迫在眉睫,同时,提出新的材料认识观、发展观、评价观和设计观,加强设计和生产质量管理,提高制品质量和寿命,缓解玻璃钢废弃物的排放量以及大力开发新型易回收利用的绿色玻璃钢材料,增强环境保护协同性,是摆在每一个玻璃钢企业和研究者面前的急待解决的课题。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