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蚯蚓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对有机物的循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蚯蚓堆肥技术是利用蚯蚓与微生物的作用将废弃的有机物转化为有益的腐殖质。作者介绍了蚯蚓堆肥与普通堆肥的区别及蚯蚓堆肥的成份。在有机废物处理中.用蚯蚓堆肥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污水厂污泥、造纸厂污泥、禽畜粪及农业废弃物等。堆肥产物可作为土壤改良剂、优质肥料等,分离出来的蚯蚓可作饲料。因此蚯蚓堆肥将废弃的有机物转化为有益的肥料,达到了污染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具有社会的、经济的、环境的意义。
关键词:蚯蚓;堆肥;蚯蚓堆肥;污水处理
蚯蚓是人们熟悉的一类动物,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在环境温度4-28℃生长良好,最适pH为6.5-7.5。其主要作用表现在:加速土壤结构的形成,促进土肥相融,提高蓄水、保肥能力。在土壤中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蚯蚓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转化和C、N循环。蚯蚓本身也可作饲料、提取药物或作高蛋白食品,有饲养价值。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工农业的发展,大量的废弃物,特别是许多有机废弃物(如生物固体、城市生活垃圾、农作物秸秆、造纸厂垃圾等)的产生,给环境及农业带来危害。经常用化肥和农药使土壤板结,微生物生态失调,土壤肥力下降,作物病虫害问题日益严重。蚯蚓具有增强土壤中N、P循环的作用。在其生命活动中,它们大量吞食有机残落物质,并将其与土壤结合,通过砂囊的机械研磨作用和肠道内的生物化学作用进行分解和转化。蚯蚓孔道或孔隙环境十分有利于固氮菌的生长。蚯蚓的存在能提高土壤渗透能力,对减少暴雨径流,增加土壤深层蓄水具有重要的意义。蚯蚓和微生物的活动可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氮,然后将氨氮转化为易被植物利用的硝酸盐。其中一些简单的有机质被转化为腐殖质。
传统堆肥技术在处理有机废弃物中起着重要作用。利用蚯蚓处理有机废物的堆肥技术,能更有效地处理有机垃圾,最终产物肥效高,营养平衡,更利于植物吸收。随着人们对蚯蚓认识的深入和有机垃圾产量的日益扩大,也出于环境保护的需要,蚯蚓堆肥技术处理有机垃圾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1蚯蚓堆肥
1.1普通堆肥
普通堆肥是指将有机物堆放在一起,通过微生物作用放出热、二氧化碳和水,经过嗜热阶段(60℃左右),加速有机物的生物氧化,不均匀的有机物质通过翻堆和通气变为均匀稳定的产物——腐殖质。其中的病原菌经高温被杀死。在堆肥过程中需要用机械设备进行翻堆或通气以维持好氧条件。
1.2蚯蚓堆肥
蚯蚓堆肥是在有机堆肥中放养蚯蚓,在微生物和蚯蚓的共同作用下,有机物质变为富含蚯蚓活动产生的腐殖质。它不包括嗜热阶段,因超过35℃蚯蚓会死亡。在此过程中蚯蚓集翻堆、破碎和通气三种作用于一身。蚯蚓的活动使病原菌数量大为减少。进行蚯蚓堆肥时当有机物体积较大时需将有机物粉碎以利于蚯蚓吞食。堆肥高度不要求高,因此可省去普通堆肥为维持堆肥高度所用的机械设备。
作为好氧过程,堆肥可使有机氮矿化,蚯蚓堆肥中蚯蚓的存在可加速氮的矿化。堆肥腐熟段的腐殖化过程,在蚯蚓堆肥阶段要快得多。蚯蚓堆肥中重金属的含量不会降低,但生物可利用的重金属含量下降。较长时间堆肥可使有机物的密度大为降低。
1.3蚯蚓堆肥和饲养蚯蚓的区别
蚯蚓堆肥的目的是处理有机废弃物,将垃圾变废为宝,实现可持续化发展。而饲养蚯蚓则是用挑选的有机物进行人工养殖,目的是获得蚯蚓和蚓粪。养殖蚯蚓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同样,蚯蚓堆肥具有经济、环境和社会的意义。
1.4蚯蚓堆肥的成份
蚯蚓堆肥中的成份与所用的有机物质等原料有关。利用蚯蚓活动进行堆肥,到20-30天,堆肥中即含有40-50%的腐殖质,还有许多简单的有机质。其价值不仅仅在于类似普通堆肥和有机肥那样提供养分,更在于其含有较多的腐殖质和有机质,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性能,还可改良和稳定土壤结构。蚯蚓堆肥中的养分有氮、磷、钾、钙、镁、锌、铜、锰、铁等。蚯蚓堆肥比任何一种商业化学肥料要好。虽然蚓粪的某一营养元素的含量没有化肥高,但蚯蚓堆肥中微生物活性高,经蚯蚓消化排出的蚓粪,微生物活性比土壤和有机物中高10-20倍,且蚓粪中各种植物营养成份均衡,更易于植物生长。用蚯蚓处理有机垃圾,将其变为营养丰富的肥料,节省了垃圾填埋场的空间,是植物和草坪的好肥料。蚯蚓堆肥产物可分为三种:有机肥料、土壤调理剂和观赏植物的生物介质。蚓粪无臭味,内含许多微生物,可作成除臭剂脱除H2S、CS2等气体。成品蚯蚓可作禽畜的饲料、鱼的饵料等。
2施用蚯蚓堆肥的好处
2.1蚯蚓堆肥腐殖质含量高,具有良好的化学成份和生物结构、间隙和持水力。堆肥中矿物质均衡,有合理的植物养分,有助于提高土壤的性能和肥力。
环卫科技网讯,8月17日,城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城发环境)于深圳交易所网站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
[详细]
2021-08-17
中国环卫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