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废弃物中元素含量检测方法-燃烧管法」:包含「废弃物中碳、氢元素含量检测方法-燃烧管法」、「废弃物中硫、氯元素含量检测方法-燃烧管法」及配套方法含「废弃物中凯氏氮含量检测方法」。(氧元素含量可依注2方式求得)
B.「废弃物中碳、氢、硫、氧、氮元素含量检测方法-元素分析仪法」。
(二)熟垃圾之检测项目(检测项目、方法及分析结果登记表可参考表一、表二)
1.样品前处理:将样品混合均匀。
2.分析项目:水分、pH、毒性溶出、灼烧减量。
(1)水分:参考「废弃物含水份测定方法-间接测定法」。
(2)pH:参考「废弃物之氢离子浓度指数(pH值)测定法」。
(3)毒性溶出:参考「事业废弃物毒性特性溶出程序」。
(4)灼烧减量:参考「焚化灰渣之灼烧减量检测方法」检测焚化燃烧后之灰渣(飞灰、底渣)之灼烧减量。
八、结果处理
单位:一般废弃物(垃圾)检测除另有规定外,都使用国际单位系统(SI)
表示,一般废弃物(垃圾)通常以mg/kg(干基)表示之,高浓度时可以%表示。溶出毒性溶出试验(TCLP)则以mg/L表示。
九、质量管理
参考环保署环境检验所公告「环境检验室质量管理指引通则(NIEAPA101)」及「环境检验室品管分析执行指引(NIEAPA104)」。
十、精密度与准确度
略。
十一、参考资料
(一)Chapter One U.S. EPA. Test Methods for Evaluating Solid Waste Physical / Chemical Methods, SW-846. ”Quality Control”, Chapter Two “Choosing The Correct Procedure”, Chapter Three “Inorganic Analytes” ,Chapter Four ”Organic Analytes”, Chapter Five 5“Miscellaneous Test Methods”, Chapter Six “Properties”, Chapter Seven “ Introduction and Regulatory Definitions”, Chapter Eight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Characteristics”, Revision 3, January 1995。
(二)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Reagent Water, ASTM D1193-91, 1996。
(三)日本厚生省环境卫生局水道环境部环境整备课,烧却施设各种试验方法,昭和58年(1983)。
(四)日本工业分析方法标准,1994。
(五)行政院环境保护署,事业废弃物检测方法总则(NIEAR101.01C),民国九十一年三月(2002)。
(六)行政院卫生署环境保护局,垃圾采样分析手册,民国七十三年五月(1984)。
注1:将一般废弃物(垃圾)样品之物理组成分为1.纸类2.纤维布类3.木竹稻草类4.厨余类5.塑料类6.皮革橡胶类7.铁金属类8.非铁金属类9.玻璃类10.其它不燃物(陶瓷、砂土块)11.其它(含5mm以下之杂物)等类;其中可燃物为:第1至第6及第11类等七类。
注2:「一般废弃物(垃圾)元素分析氧检测方法-计算法」为以下式计算求得:
O%=(干基可燃分-H-C-S-Cl-N)(%)
注3:采样分析常用之计算式
一、垃圾组成换算公式
要善用各种数据进行垃圾物理组成、热值或由实验所得之干基元素组成百分比换算成有用的湿基组成百分比等,应先了解在讨論垃圾成分时所常用的名词及其之间的关連,图一即为各种组成之关系图,熟悉该关系,即可掌握各种换算。
(一)以干基物理组成换算湿基物理组成
1.进行以干基物理组成计算湿基物理组成,应先有以下资料
(1)各组成之干基重WD1、WD2、WD3…WDN
(2)各组成之干基组成百分比PD1、PD2、PD3…PDN
(3)干基总重WDT(非必要,可假设为100)
(4)各组成之水分PH1、PH2、PH3…PHN
PH1=(Ww1–WD1)/Ww1
2.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个别组成的干基重:
PD1×WDT=WD1
(2)计算个别组成中之水重:
WH1=WD1×PH1/(1–PH1)
(3)计算个别组成湿基重:
WW1=WD1+WH1
(4)计算湿基组成总重:
WWT=WW1+WW2+WW3+…+WWN
(5)个别湿基物理组成百分比:
PW1=Ww1/WwT
PW2=Ww2/WwT
(二)以湿基物理组成换算干基物理组成
1.应先有以下资料
(1)各组成之湿基组成百分比PW1、PW2、PW3…PWN
(2)湿基总重WWT(非必要,可假设为100)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