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成都各县级市、县正在积极探索寻找适合自己的垃圾处置方式。如位于龙泉驿区的成都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已基本建成,定于2008年内投产发电。投产后,预计日烧垃圾1200多t,每年发电约1.3亿kWh,其中1.1亿kwh将输入成都电网,可至少满足2万户居民家庭的基本用电。另外,成都市将与2008年下半年启动成都市九江垃圾发电项目,该项目是成都继龙泉驿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后的第2座重大环保基础设施项目,投资7亿元,预计在2010年投产发电这是我国西部地区以政府特许经营权方式建设的最大的现代化垃圾环保发电项目,也是成都市灾后重建环保重点项目。据悉,九江垃圾发电厂将E处理城市生活垃圾1800t,年处理65万t,配置有3台600t/d的垃圾焚烧炉及烟气净化处理系统。投产初期每年约发电1.5亿kWh,运行10年后每年发电量将达到2亿kWh。余热发电除供工厂自用外,可供约8万户居民用电。其他各市、县也将于“十一五”期间对现有的焚烧厂、填埋场进行改建,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和新都县等市县也定于“十一五”期间建设新的卫生填埋场和垃圾焚烧发电厂。
3成都市生活垃圾处理可持续发展对策
对成都市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现状中可以看出,成都市生活垃圾的治理基本上走的是末端治理的道路,末端治理不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利于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及资源化。成都市生活垃圾处理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1生活垃圾减量化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与国民生产总值成正比。随着成都市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垃圾的产量将与日俱增,要避免垃圾的产生。每个居民必须从自身做起,养成节约的习惯,尽量不产生垃圾,若必须产生,则尽可能少产生。
若垃圾已经产生,要在源头上对其减量化,分类收集是源头减量化的重要方法,也有利于垃圾后续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回收。分类收集适用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文化素质较高的大城市,成都市经济水平没有东部沿海城市那么发达,但我们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逐步开展分类收集工作,先在源头上进行粗分,即把垃圾分为可回收利用与不可回收利用两大类,然后把不可回收利用的送往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置,把可回收利用的运到垃圾分拣中心再进行细分,进行资源的回收利用。
3.2生活垃圾回收利用,实现无害化、资源化
对成都市垃圾现状的分析可知,成都市的可回收利用物含量在逐年递增,所以可回收利用潜力巨大。除了在源头上对资源回收利用外,在垃圾处理的过程中也要倡导资源化,比如对填埋沼气的回收利用、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堆肥等,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的资源化。
垃圾处理方式的选择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技术制宜、因财力状况制宜。成都市经济状况不如沿海城市发达,而且填埋也是垃圾最终处置方式,所以目前还是应着手开展填埋技术,对现有的填埋场进行改造,使其达到卫生填埋的标准,对已经封场的土地进行再利用,还要继续寻找新的场地。
除此,各市、区、县可根据地理条件、垃圾组分与数量、投资额度、发展规划等,积极探索焚烧和堆肥处理技术。成都市生活垃圾的热值在某一阶段会大于焚烧低位热值的要求,因此,焚烧发电可做为本市生活垃圾三化处理的另一条途径,但是垃圾焚烧建设运行费用高,经济较发达的中心城区可考虑采用焚烧技术,但要注意控制二次污染;成都市农业发达,粮食、水果、蔬菜、林木等作物需有机肥潜力巨大,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后可逐步开展堆肥市场。
综上,成都市各区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分类收集工作,建设符合标准的卫生填埋场.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地情况建设焚烧厂和堆肥设施。这样我们便可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回收;对可堆肥垃圾进行堆肥:对可燃垃圾进行焚烧;对不可燃垃圾进行填埋.走生活垃圾处理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张发闯.成都市生活垃圾现状与处理对策.环境卫生工程[J].2006.41(2):27—29.
近年来,道路保洁和垃圾清运行业以文明行业创建为抓手,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落实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
[详细]
2021-08-19
中国环卫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