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见表2、表3。
4.5试验结论
4.5.1 HDPE膜控制蝇蛆孽生技术可行
在表2中,出现5d的蝇蛆成活期,主要原因在于膜与膜连接采用编织袋填土压边后,膜内温度逐步上升,在适宜的温度和残留的空气中,蝇蛆生长反而加快,但过了一个生长周期后,皆死亡。
在表3中出现2d蝇蛆成活期,原因在于周边没有采取防风措施,导致膜周边被风吹起,增加了膜内空气流通,蝇蛆仍存活。其余的20多d蝇、蛆皆死亡,说明用0.5mmHDPE膜控制蝇蛆孽生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且效果明显。
4.5.2膜与膜的搭接是控制空气流通、提高膜内温度的关键
前几次试验皆因搭接原因而影响效果,在总结第一次编织袋压边的方法后,选择了单轨焊接机。并配置了若干名专职工人,在焊接后迅速将周边用土压实。因此,创造并保持膜内高温、高湿、窒息,是HDPE膜试验成功的主要条件。
试验表明,当外界温度在8~25℃时,膜内温度会相应上升到18~35℃,即膜内外温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通过这2次试验可初步得出,膜内温度约是膜外的1.2~2.0倍。
4.5.3窒息、高温、高湿是0.5mmHDPE膜灭蝇的主要机理
当覆盖0.5mmHDPE膜后,因其表面为黑色,吸收热量快,温度快速升高,而膜内空气无法流通,同时加上垃圾堆体本身发酵的填埋气皆包裹在膜内,无论是膜内经蛹羽化的成蝇或卵孵化成蛆,皆无法生存。从同比试验得知,在空气流通的情况下温度即使上升到50℃以上,蝇蛆仍成活。因此,HDPE膜灭蝇的主要机理:一是空气流通相对减弱;二是高温。而空气流通控制的好坏是首要因素。
高温、高湿促使蛹腐烂,且加速垃圾表面碳水化合物分解。经观察,膜内蛹皆因高湿、高温而腐烂,根本不能正常羽化。而经膜覆盖后的15d,发现垃圾表面有机物分解加快,垃圾表面致密性加强即密实度提高,相对新鲜垃圾成蝇已无产卵的兴趣和条件。
4.5.4 0.5mmHDPE膜与药物灭蝇的效益分析
4.5.4.1经济分析
以10000m2的垃圾暴露面测算,施药的劳动力、药物、器械及防护用品等灭蝇总费用,折算成每吨垃圾的灭蝇费用约为0.7元(老港场4~6月3a平均经济指标),全年以180万t垃圾处置量计算,则灭蝇总费用为126万元;而改用0.5mmHDPE膜覆盖,无法正常铺膜的垃圾表面(约30%)仍以正常施药来计算,铺膜的劳动力、膜及折旧等费用,折算成每吨垃圾的灭蝇费用为0.5元,则铺膜与部分施药全年灭蝇总费用为:
0.5×180×70%+0.7×180×30%=100.80万元。
与采用单一施药方法相比,全年可节约开支25.20万元,经济效益明显。
4.5.4.2环境与社会效益分析
用HDPE膜控制蝇密度后,二次污染明显减少。操作工人接触有毒药物的频率大大减少,进一步保证了职工的身体健康;农药减量使用,使土地利用及污水处理的后续影响得到缓解;HDPE膜覆盖不但减少了垃圾飘扬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且有效改善垃圾填埋场表面观瞻。因此,采用HDPE膜覆盖,环境与社会效益明显。
4.6建议
4.6.1 0.5mmHDPE膜控制蝇蛆孽生,技术可行、效益明显。建议在江南地区推广应用,特别是江南梅雨季节,覆土无法正常施行时,HDPE膜是最佳替代品。
4.6.2老港场的两次覆膜试验皆在白天,考虑到成蝇的活动规律或灭杀成蝇,覆膜时间最好选择在苍蝇钻入垃圾后的晚间进行。
4.6.3膜与膜搭接方法可作进一步的优化试验。
5结束语
垃圾填埋场灭蝇工作是一个环境综合治理的过程。在苍蝇繁殖的高峰时期,必须加强实施药物及其它非药物灭蝇措施,降低蝇密度。要从根本上杜绝蝇类孳生源,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从居民区设置的垃圾箱、垃圾中转站、垃圾运输车、船直至填埋场进行综合防治;严格按照卫生填埋工艺标准处置垃圾,做到当日垃圾推平、压实,及时覆盖,尽量减少垃圾裸露面;再根据苍蝇的栖息特点和繁殖规律,将药物灭蝇、非药物灭蝇及卫生填埋工艺操作紧密结合起来,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