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扶持
由于固体废物管理的技术研发和前期投入较大,很多经营都是微利甚至不盈利的,因此,必须强调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并以经济激励手段作为有力补充。对于城市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政府直接管理手段主要有融资帮助、环保专项基金支持、鼓励固体废物回收企业投资等。经济激励手段主要包括税费征收、可交易许可证、押金退款、绿色补贴、价格支持等。欧盟非常注意经济刺激手段的有效性、管理可行性、成本最小化和措施的可接受性。对于电池等难以回收处理的废弃产品,可以通过产品税的方式建立回收处理基金。此外,对于一些国家紧缺的资源,可以通过征收排污费、生态补偿税、资源使用税的方式,提高直接利用原生自然资源的产品的税收标准,使再生产品取得一定的价格优势,拉动循环经济产品的消费。当前,有这样一个误区,似乎固体废物回收是政府的事。企业、个人尚无明确的、可操作性的固体废物产生、回收措施。我国也应当把城市固体废物的回收处理当作一场全民运动来搞,将企业一年可排放的“三废”数量及必须回收利用的废品比例根据其性质制定一个明确的比例,对居民生活垃圾实行严格的分类管理,而不应把固体废物处理看成仅仅是政府的责任。
3.3大力促进企业对废旧物资进行回收和再生利用
促进企业对废旧物资进行回收和再生利用是对城市固体废物进行处理的必由之路。我国已有各类废旧物资回收企业5000多家,但没有一家骨干企业,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方面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统计显示,全球再生资源产值去年已达6000亿美元。目前,美国再生资源行业产值达1100亿美元;日本达350亿美元。据测算,我国每年可以回收但没有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价值达350亿~400亿元。首先,要倡导企业利用再生资源进行生产。利用再生资源进行生产不仅可以节约自然资源,遏制废弃物的泛滥,而且比利用矿物原料少耗能、少排放污染物。其次,应强制企业承担起固体废物回收的责任。我国也可以效仿日本,立法强制企业负责自售产品的回收利用,使企业成为产、销、收全过程服务的、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真正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
3.4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改进消费观念是有效利用城市固体废物的决定因素。我国公众的环保意识才刚刚觉醒,我们应当从细微处着手,如减少一次性商品的使用,选购减量无害的绿色包装商品,建立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垃圾分类及回收体系等,为城市固体废物的减少及回收利用做出努力。
3.5引入市场机制,鼓励私营经济参与环保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
私营经济参与环保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是对城市废物进行回收利用的有力保障。城市中可以建立起两套固体废物的集运和处理系统,一套是政府的,一套是民营的,以达到相互促进和制约的目的。民营的环卫公司可通过招投标的方式产生,民营经济参与环保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主要面向经济效益好的公司和城市中的高档生活小区,其他则由国有环卫公司来承担。在城市固体废物的回收利用方面引入市场机制、引入竞争,会加速两套系统的充分发育。随着科技的进步,城市固体废物的再利用率正在不断提高,一些全新的行业将会不断涌现,而这些行业同时可以提供成千上万的就业机会。
固体废物是处于过渡状态的“资源”,它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以循环经济的理论为指导,需要协调政府、企事业和公民各个方面的力量。固体废物管理的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实现固体废物的“零排放”。
参考文献
[1]韩宝平,孙晓菲,白向玉,魏颖.循环经济理论的国内外实践[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3,(3):58-64.
[2]苗建青.论循环经济的效率问题———日本废弃物回收政策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27(12):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