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广州市与福冈市的社情背景去分析福冈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情况,可以看出,“人”和“财”是最重要、最优越的条件。物质是基础,而人是决定性的因素。福冈市民良好的公德意识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为有利的因素。可持续发展战略,从一种学术观点到一个社会工程付诸实践,需要经过三个阶段)首先是学者基于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认识,目前在理论界已形成共识,已不成为问题;第二阶段是政府决策。这是十分重要的阶段。政府决策主要是找到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平衡点,从国际各地情况看,物质条件起到重要的作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的水平时,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趋于统一,经济增长与保护资源环境呈正相关的关系。一定的物质基础是政府下决心推行可持续发展政策的重要条件。第三阶段是实施,也是关键阶段。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全民参与和支持的程度,正如中国古语云:“得民心则得天下”。
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市民自觉地配合,需要解决大众在两个层面的认识问题。第一个层面是认识环境,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即是环境意识。更高一个层面是认识小环境与大环境、个人环境与公众环境、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当代利益与后代利益的关系,以及能否正确处理这些关系,这一层面的认识属于公德意识的范畴。福冈市长期进行的国民教育和市民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市民参与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自觉性所表现的良好的公共道德意识,应当令广州市民叹服。福冈市的道路清扫,最多每天一次,有的三天才扫一次,而广州的道路每天普扫两次,而且在16小时内一直有人在巡回保洁;福冈市民排放垃圾要进行严格分类,可燃垃圾每周只收两次,非可燃垃圾每月只收一次,大件垃圾排放要申请、付费,空瓶要送到指定的地点。市民承担了不少义务,竟无人乱丢垃圾,而广州市垃圾收集是每天一次,个别地段是每天两次,在实行上门收集之前,乱丢垃圾、甚至空飘垃圾时有发生。可见我们所缺乏的是为公、为大家、为大环境的公德意识,而这方面正是福冈的优势所在。
雄厚的经济实力是福冈市推行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另一个优越条件。福冈市政府每年的环境预算超过500亿日元,约相当于广州市环卫经费的9倍,而人口只相当于广州市的1/4。福冈市垃圾从清扫和收运、回收、处理全过程都使用现代化的设备。
据以上分析,结合广州市的实际,要实现环境卫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应着重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个体对社会的责任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应从深层次上下功夫,不可流于树一两个死的英雄和活的典型、搞几场晚会、出几本书、编几套节目的形式,而应从体制、从分配、从历史文化、大众心理、启蒙教育各方面去构筑个体与社会、思想与制度的整合,使广大群众产生对现实的认同,从认同到热爱、到产生责任感。这样才能使广大群众自觉地牺牲个人小利益,如不嫌麻烦,放弃或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带来的方便,配合垃圾分类等,保护资源和环境。
2、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推行可持续发展政策。福冈市市民良好的环境卫生行为是长期国民教育的结果,而新加坡市民的自觉性则既依赖教育也少不了“鞭打”,广州市市民的素质和公德意识不可能在短期内明显提高,加上人口流动性很大,仅依靠教育难以奏效,而制定重罚亦不可行,可行的做法是在加强教育的同时加强执法力度,环卫法制方面的问题不是处罚标准太低,而是执法力度太弱,目前乱丢垃圾现象普遍未得到处罚。
3、应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和危机教育。应在加强环境工作的政务、事务宣传的基础上,重点强化领导干部和青少年的环境危机教育,提高领导干部的环境意识,使其在决策、行政中充分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充分利用小学教育,则可发挥“一个小朋友管住一家人”的效果。
4、应进一步加大环境建设的投入。与福冈市比,广州市环境管理经费投入无论在绝对值、人均值、预算比重都偏低。为提高广州市垃圾处理的科技含量,应逐步加大环卫的投入。
5、将经济欠发达作为有利条件加快推行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力争跨越“大丢弃”的阶段。从各国情况看,垃圾产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经济越发展,垃圾量越大。福冈市经历了一个大生产、大消费、大丢弃的时代,由于生产高效率、生活快节奏,所以凡不需要的东西都丢弃,直至近年来才将部分种类的垃圾回收。广州市由于市民生活水平所限,废品回收利用的价值相对较高,部分市民有卖废品的热情,政府应采取有效的鼓励和管理措施,培养市民源头分类排放垃圾的习惯,提高垃圾资源化的程度。此外,在人均垃圾产量不断增长的现阶段,应及时采取减量措施,包括按量征收垃圾处理费,限制商品“百千层”式的包装、控制一次性消费品的使用等,争取跨越“大丢弃”的阶段。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