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腐熟度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腐熟度作为衡量堆肥产品的质量指标,多年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广泛研究,但至今仍未取得一个合理统一的标准和方法。一些典型的腐熟度指标具有代表性,但是测定比较繁琐;另一些腐熟度指标简单而又快速,如发芽率指数或者E4/E6值。因此可以通过堆肥腐熟度指标相关性分析,来筛选具有快速准确和实用的指标。表2为对有关腐熟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C/N比与E4/E6值和GI(24h和96h)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EC值与E4/E6值和GI(24h和96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而E4/E6值与GI(24h和96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在本文研究条件下,可选择易于测定的EC值和E4/E6值作为监测堆肥腐熟度的指标。但是否普遍可行还需对多种原料堆肥进一步验证。
表2各有关腐熟度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

注:*:表示显著性水平为0.05,即p<0.05水平、
**:表示显著性水平为0.01,即P<0.01水平。
3结论
1)经隧道发酵2周后,堆肥的含水率从堆肥发酵前的60%下降到42%-47%,在后熟化和最终熟化两个阶段完成时,堆肥含水率降到30%左右。因此,堆肥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向堆肥垛中补充水分。
2)堆肥原垃圾pH值为弱酸性到中性,发酵14d后,pH值达到7.83左右,在堆肥结束时,pH值在8.0左右;EC值在堆制5周后就降到了作物受抑制的限定值以下,所以最终堆肥产品不会对作物产生盐分毒害。
3)堆肥水浸提的腐殖酸E4/E6值随着堆肥时间延长呈增加趋势。24h和96h的GI值随着堆肥时间的延长均呈增加趋势,所有堆肥处理在堆制5周后,24h和96h的GI值均达到50%以上,说明抑制发芽的物质随着堆肥的进行已逐渐得到降解,垃圾堆肥腐熟时间可以从8周缩短到5周。
4)有机碳总氮和C/N比随着堆肥时间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夏季堆肥的有机碳明显高于冬季堆肥的有机碳。秋季和夏季堆肥全氮含量比冬春季下降的快。从有机物含量C/N比来看,夏秋季节垃圾基本满足堆肥条件要求,而冬春季节垃圾应予调节方能更好满足堆肥条件。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