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3为水样 II经 MBR处理前后的淋出曲线 ,经过生物降解后,组分 C的绝对含量大幅降低, 而组分 A也有降低,但降低不多。组分 A所占 TOC的比例从 12%以下上升到 40%以上,而组分 C的比例则从 80%以上下降到 53%以下。这说明渗滤液中大部分的小分子物质是易生物降解的,而大部分的大分子物质则是难生物降解的,经过膜滤以后,组分 A的绝对含量大幅降低,而组分 C的绝对含量还略有上升,说明大部分的大分子物质能被膜截留,而小分子物质则不能被膜截留。这部分小分子物质是构成出水 COD的主要成分(表3) 。由此可以推断,AHS主要由组分 A和组分 C中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组成。
表3 MBR处理前后渗滤液中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的变化

3 结论
采用 MBR系统处理垃圾渗滤液,并对原水和处理系统各部分出水的水质进行分析,发现渗滤液原水中的有机物主要由分子量大于 6000的大分子物质和分子量小于 1500的小分子物质组成,大分子物质主要是水溶性腐殖质,而小分子物质主要由挥发性有机酸和水溶性腐殖质组成 。不同季节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浓度的差别较大,其差别主要是由其中的挥发性有机酸的含量不同引起的。挥发性有机酸类的小分子物质能被微生物所降解,水溶性腐殖质难以被微生物所降解,其中大分子部分能被微滤膜所截留,而小分子部分不能被膜截留,它是造成处理出水COD偏高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