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访中,参与设计生态公厕的一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公厕的“商铺功能”,这也算是公厕的“附属功能”开发,在北京等城市都已有这种尝试。这位工作人员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如果只靠如厕收费,肯定没钱赚,要是没钱赚,那谁还会参与竞拍?没人竞拍,这个公益设施就无法设置,最终导致市民如厕不方便。
另外,要是让环卫部门免费设置这些公益设施,投入又太高,所以在设计时他们将管理间的面积设计得比较大,像前不久投放竞拍的24座生态公厕,管理间的面积占了整个公厕面积的三分之二,这样对竞买人来说才有经营空间也才有利可图。即使这样,还有一些位置相对较差的公厕没人竞拍呢!
据环卫部门一工作人员介绍,济南市环卫部门在好几年前就尝试对公厕进行拍卖,这种市场化运作方式,一方面减轻了环卫部门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省城街头的公益设施,应该是一件好事。为了满足竞拍者的商业利益,允许公厕管理者在公厕管理间进行商业开发,也算是经营城市的一种“尝试”。
专家观点
经营城市与公益事业应该双赢
公厕本来是公益性设施,但大规模搞经营,难免让一些市民产生质疑:作为公益性设施,如此大张旗鼓搞经营合适吗?会不会对市民利益造成损害?
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教授对此表示,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设置流动公厕等公益性设施,给政府降低了公共管理成本,给经营者带来了利益,如果处理好的话应该是一件双赢的事,但如果把握不好的话也会给公众的公共利益造成伤害,带来隐忧。
这位教授表示,公厕的附属功能可以增加,但增加应该有度,要既符合资源的合理配置,又要节省投资,还能方便市民,要对这些相关因素进行合理考虑。不管怎样,以市场运作方式设置公益性设施,不能损害和破坏政府公共管理与社会公众两者的共同利益。在公厕的市场化运作中,不能仅仅一“拍”了之,然后任由经营者随意改变其使用功能。在这种前提下的公共事业民营化,将利润最大化放在了首位,必将使公共服务的生产和消费都有失公平。
因此,对于类似公厕民营化这种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政府管理部门应该保证各个方面的市场激励机制与此相适应,而不能仅仅一“拍”了之。只有与公共管理变革的整体进展步调一致,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