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就解决垃圾问题而制定的策略方针中除强调要使用各种可行的手段处理垃圾以外,首要的是防患于未然。
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人们对如何处理各种城市、工业和医院的垃圾变得关注起来。开始时人们漫不经心,如今这一问题已由于人们普遍不愿意建设任何垃圾处理设施而演变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虽然存在着诸多不合科学逻辑的因素来解释这一现象,但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垃圾会对环境和公共卫生造成破坏,事实上垃圾已成为人类生活的忧患。
工业化和生活水平的改善造成消费力的提高,同时大量农业人口迁移到城市,引起城市人口猛增,由此产生了更多的垃圾并对环境造成了破坏,使人们最终意识到如何处理垃圾已是当务之急。
欧洲就解决垃圾问题而制定的策略方针中除强调要使用各种可行的手段处理垃圾以外,首要的是防患于未然。在这一前提下,提出了一些避免垃圾(部分或全部)的产生或减低其污染性的措施。
就整体而言,这一方面取得了不凡的进展,尤其是人们在包装同样的产品时已减少了包装重量。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些进展也正逐步被产品的快速生产所抵消,因此全球的垃圾数量在不断增长。无论从国内还是从整个欧盟来看,这一结论都是无可非议的。至今为止在欧洲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实现减少垃圾的目标。
除防止垃圾的大量产生之外,其次重要的是废料的利用,有些物质如玻璃、纸张、金属等皆可回收利用。既可循环再造(在这方面,城市垃圾的合成处理是很重要的),也可通过焚化而利用垃圾的热能。
同样重要的是垃圾的堆填。时至今日人们普遍认同要堆填的垃圾应是那些没有价值或无法利用的垃圾,但这些垃圾在堆放前要经过处理。
在不损害处理城市固体垃圾总体方针的情况下,每个地区处理垃圾的方式可按自身的特点而拟定。比如,对澳门而言,焚化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但对戈瓦达贝拉这样的地方来说则毫无意义。
至于葡国,在垃圾处理方面的情况也与欧盟大部分国家的情况相差很远,仅举数据表明:
-葡国只有百分之二十七的城市固体垃圾得到最低限度的适当处理(如合成或堆填);
-任何填埋都不符合<<堆填指导条例>>所规定的要求;
-城市固体垃圾的再利用比率不超过百分之四;
-尚未找到最低限度适当处理危险的工业垃圾的主要办法,只是准备并已通过兴建垃圾焚化中心;
-医院感染性垃圾在许多情况下尚未得到妥善处理,只是用陈旧的焚化设备焚烧。
因此,当务之急是彻底改变这种状况。由于可以得到欧盟援助计划的资助,改变这种状况是可能的。这一历史性的机会葡国是不能坐失的。我们的目的是利用目前欧盟援助计划,在本世纪末兴建可妥善处理和消灭垃圾的基础设施。
我们的目的是利用目前欧盟援助计划,在本世纪末兴建可妥善处理和消灭垃圾的基础设施。当然,兴建市一级的垃圾处理设施是毫无意义的。无论是从经济的角度还是从环境的角度来看,计划兴建的处理设施应该是更大规模的,互不排斥的,而且可以更好地监督其运作标准。
目前正在全国实施兴建市级以上规模的城市固体垃圾处理设施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需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必须配备垃圾分类设备,促进玻璃、纸张、塑料和金属等废料的循环利用;
-在上述计划实施的每一个区域必须配备密封的垃圾箱,以防止污染环境。
计划的核心是在里斯本和波尔图地区兴建两个新的垃圾焚化中心,一些新的合成中心和十多个堆填区。我们当然会减少堆放垃圾的比例,只将一些无法消除或处理的垃圾进行堆填。这也意味着在不远的将来我们需要发展更多的废物循环再造和合成的计划。目前人们之所以更多地选择堆填方式主要是考虑到国家目前的状况和现有的经济能力,此外在消除垃圾的各种方式中尚不能排除堆填的方式。
在兴建垃圾处理设施的同时还需要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人们意识到减少制造垃圾和利用废料的重要性。
值得强调的一点是需要遵守有关包装及包装废料管理方面的法例。
一方面要加强包装物再利用方面的宣传,避免它成为弃之不用的垃圾,另一方面要建立包装废料回收利用的基本系统,以实现欧盟的目标并减少堆填垃圾数量。
目前百分之二十五的城市垃圾是包装垃圾。就我国而言,到2005年,至少百分之二十五的包装垃圾将会被循环利用(至少百分之五十的包装垃圾有利用价值,其中包括通过焚烧变成热能)。最近成立的绿点公司负责筹集资金并进行多种废料的回收利用,这是重要的第一步,有助于在既定的时间内实现或超额实现既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