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能量再利用项目综合经济评价模型及应用

2007-03-11 本站整理 作者:王平利 A+  A-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废弃能量再利用项目内涵及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外部性影响内部化的该类项目综合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该模型将项目产生的社会环境等经济影响内部化到财务评价,增强了该类项目财务盈利能力,对制定促进该类项目投资的财税等优惠政策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将该模型应用到风力发电项目,取得了理想的评价效果。
[关键词] 废弃能量   再利用   综合经济评价   模型及应用

1    引言
废弃能量是指可以回收利用但由于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原因而尚未被利用的能量。包括工业生产排放的余热和余压、垃圾填埋气、沼气、地热、煤层气,以及属于再生能源的风能、太阳能等。以回收利用废弃能量为主要目的的项目均可视为废弃能量再利用项目。废弃能量再利用项目的投资对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促进能量循环利用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但是受自身规模、技术水平、以及现行财税政策和价格体系的影响,该类项目财务盈利能力相对较弱或不盈利。国外实践经验表明,该类项目起初的开发利用,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引导。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政府投资将委托投资公司等企业来完成,政府将根据项目的性质和综合效益大小对项目实施财务补贴及税收、价格优惠等措施。因此,只有综合考虑废弃能量再利用项目的外部性效益,平衡各相关方利益,才能增强该类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废弃能量再利用项目综合经济评价是在此方面所做的一些探索和尝试,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    废弃能量再利用项目综合经济评价体系及指标体系
评价体系建立应遵循原则:①系统性原则。废弃能量再利用项目大多数依托企业生产线或所在地区的社会、自然环境条件建设,因此,要综合考虑项目系统与外界系统之间的资金流、物质流等产生的相互影响,从项目所在地区或项目群整体利益出发优化项目规模及方案。②利益对等原则。投资者的合法利益与国家利益同样受法律保护,项目引起的各相关方利益应通过协商和用经济手段来解决,遵循“受益者付费”和“受损者补偿”原则。费用分摊和利益调整应重视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政府宏观调控手段主要采用经济手段,且与市场经济改革相吻合。③可持续发展原则。废弃能量再利用项目符合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能量再循环和梯级利用、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应遵循原则:①全面性,即该指标体系必须全面反映出评价项目能否成立的各种主要因素。②突出重点,由于一些指标具有平行的相关关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不会影响评价结果,而使实际操作便捷③可比性,即选择的指标基本上对不同的项目都能使用,指标的含义相同,具有可比性。
综合经济评价体系及指标体系:由于废弃能量再利用项目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该类项目的投资建设能够对区域环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有助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废弃能量再利用项目开展综合经济评价,应紧密结合项目的特征,首先分析项目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产生的影响,然后对主要的社会影响、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化、货币化,再统一用经济指标和评价方法来判断项目的可行性。因此,该类项目综合经济效益指标的选取应能够客观反映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即项目引起的社会经济影响、环境经济影响、财务效果。环境影响指标的选取应能够反映温室气体、有害气体、废水、废渣减排效益;社会影响指标选取应能够反映因项目实施所带来的对公众福利的影响和对社会和谐的损害等;经济影响指标选取应主要反映项目各投资方的财务盈利能力。综合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由综合类指标和各单项类指标构成:①综合经济效果指标——综合经济净现值; ②财务效果指标——财务净现值;投资基准收益率;③环境影响指标——环境影响经济净现值④社会影响指标——社会影响经济净现值。
3    废弃能量再利用项目综合经济评价模型
废弃能量再利用项目综合经济评价模型构建如下: 



式中: NPVfqz为考虑社会环境影响因素的废弃能量再利用项目综合净现值;NPVfqz≥0,项目可行;否则,项目不可行。
FNPVfqz为废弃能量再利用项目财务净现值,与现行财务评价盈利能力分析相一致;FNPVfqz≥0,说明在现有财税政策不变的情况下该项目有较强赢利能力;反之亦然。
NPVfqw为废弃能量再利用项目外部效应形成的总的净现值;NPVmcqw≥0,说明该项目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政府应该利用财税杠杆返还项目一定比例的正效益,尤其基础性项目财务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反之,政府应该收取项目一定的税金或罚金,用于平衡国家与投资方、相关方利益。

发表评论
0评